细菌芳香聚酮是一类结构复杂且具有独特多环体系的天然产物,临床上广泛使用的抗肿瘤、抗生素如阿霉素、四环素、柔红霉素等都属于这个家族。细菌芳香聚酮化合物的生物合成是由II型聚酮合酶(type II PKS)以及多种修饰酶协同催化完成,其中PKS通过组装乙酰辅酶A等起始单元,形成高度共轭的聚酮链,再经修饰酶进行环化、氧化、甲基化等一系列修饰,最终构建出复杂的多环骨架,经过几十年的密集研究,微生物中鲜少有新型骨架的细菌芳香聚酮化合物被报道。
近日,我们戈惠明团队通过广泛的细菌基因组数据分析,发现了一个独特的杂合基因簇,不仅编码II型PKS,还编码了I型PKS和KAS III基因以及诸多的后修饰基因。以此为线索,成功分离并鉴定了一类新型杂合聚酮spirocycline,具有全新的骨架类型,并完整阐明了它的合成途径。
首先,分析了来自NCBI数据库中超过2万条放线菌基因组文件,发现含有将近6000个II PKS基因簇,有意思的是其中有将近100条兼具I型、II型PKS和KASIII的基因簇。特别是在两个不同种属的放线菌Micromonospora sp. HM13421和Streptomyces spectabilis NA07643中均编码了一个同源基因簇(msp和spi),各个基因相似度高,且排布完全一致,说明很大程度上这是一个完整的而非两个独立基因簇。通常而言,I型PKS是在装配线上合成如红霉素这样的长链聚酮化合物,而II PKS则通常是合成芳香聚酮化合物,那这两种不同类型PKS合成的产物会是什么呢。
通过培养基筛选和大规模发酵,成功分离获得了目标化合物,其平面和立体结构包括轴手性主要是通过核磁和X-单晶衍射确定的,由于其多螺环的结构特点,我们将其命名为spirocycline,从结构上看,两端的边链很可能是来源于I型PKS,芳环则是来源于II型PKS。生物合成研究进一步揭示,I型PKS模块化合成特殊的起始单元2,4-二甲基-4-己烯酰基后,在KAS III的作用下转移至II型PKS,经过链延长和环化,形成三环聚酮骨架。多种氧化还原酶,如SpiP1、SpiP2和SpiF,在后续的螺环和二聚化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。此研究首次揭示了I型和II型PKS协同催化生成的杂合聚酮spirocycline A,为聚酮类天然产物库的扩展提供了新的方向,也为进一步挖掘芳香聚酮提供了参考。
图-1.杂合聚酮Spirocycline A的生物合成途径
相关工作以题为“Hybrid Type I and II Polyketide Synthases Yield Distinct Aromatic Polyketides”发表在J. Am. Chem. Soc.上。Betway必威西汉姆联博士生赵丽娅和助理教授史净为文章的共同第一作者,戈惠明教授、焦瑞华教授和史净助理教授为通讯作者。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及科技部项目经费的资助。
文章题目:Hybrid Type I and II Polyketide Synthases Yield Distinct Aromatic Polyketides
原文链接:https://pubs.acs.org/doi/10.1021/jacs.4c08803